在不同浓度英诺克李斯特菌存在的情况下,人工污染法兰克福香肠浸出液经增菌培养后,细胞性单采用平板涂布法均能检测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增生珠的制备但随着英诺克李斯特菌污染浓度的李斯链抗提高,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第一步增菌中的特菌特异体磁终浓度显著下降。当LM/LI=1∶1000时,单核即使经FB和MOPSBLEB培养基二次增菌,细胞性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增生珠的制备终浓度也仅能达到103CFU/mL,其生长受到明显的李斯链抗抑制。
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统计软件对不同磁珠捕获前后获得的特菌特异体磁菌落数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表5)。人工污染样品经磁珠处理后,单核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与英诺克李斯特菌在显色培养基上的细胞性单菌落数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3<0.05),经scFv-IMBs捕获后显色平板上的增生珠的制备单增李斯特菌的菌落数比例显著提高。经UVM和FB培养基培养后,李斯链抗scFv-IMBs和Dyna-IMBs捕获两种李斯特菌的特菌特异体磁菌落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886和P=0.340),而经MOPS-BLEB培养后,scFv-IMBs的选择性显著高于Dyna-IMBs磁珠(P<0.01)。
以配对T检验比较和分析不同LM/LI比例分别经3种增菌培养基培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回收情况见表6。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回收进行比较,scFv-IMBs与Dyna-IMBs的回收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分别统计每一种培养基经磁珠处理后的回收率,在UVM和FB培养基中scFv-IMBs和Dyna-IMBs的回收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MOPS-BLEB培养基中两种磁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37>0.05)。对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回收率进行比较,scFv-IMBs在每一种培养基中的回收率均显著低于Dyna-IMBs(P<0.01),scFv-IMBs显示出较好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可以在混合体系中显著降低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干扰。
二次增菌培养后经磁珠处理的培养物在显色平板上划线。结果显示,经scFv-IMBs处理后在FB(LM/LI=1/1000)培养基(LM/LI=1/100和1/1000)的增菌液中,未能获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单菌落。而经Dyna-IMBs处理后,LM/LI多数组合中FB和MOPS-BLEB培养基的培养物无法分离获得目标微生物的单菌落,甚至无法检测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典型菌落(表7)。scFv-IMBs的高特异性可以较容易的从高浓度英诺克李斯特菌培养体系中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与之相对的,Dyna-IMBs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性低于scFv-IMBs,在显色培养基上引入了更多的背景干扰菌,尤其是高浓度的英诺克李斯特菌。在LM/LI=1/1000时,仅能通过灵敏度更高的PCR方法检测到目标菌的存在,在选择性平板上也无法有效分离目标菌。采用PCR检测可在除LM/LI=1/100和1/1000外的试验组合中成功检测到目标菌,考虑到免疫磁珠的捕获效率在1.0%~20.0%之间,食品样品中大量的英诺克李斯特菌将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法兰克福香肠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离率可达2%至8%,是极易引发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一种即食食品。但因其组成复杂、基质干扰大,给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离带来很大影响。在自然环境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常与其它李斯特菌伴生,并易被掩盖。尤其是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存在显著影响平板分离的效果,即便LM/LI比例在1/1的情况下,仍有很大干扰。
在培养过程中,损伤修复功能被认为有助于提升目标菌的数量,但第2次增菌时间超过24h并不一定会显著提升目标菌数量。经增菌培养后,英诺克李斯特菌的生长速率一般会高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导致在选择性琼脂培养基上无法分离。因此,低浓度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食品中易被漏检。借助免疫磁珠捕获技术可在选择性平板上更容易地发现目标菌,并获得单菌落。但由于免疫磁珠中抗体制备困难、非特异性结合和低捕获率导致该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有研究显示,Dyna-IMBs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含量为103CFU/mL的体系中捕获率不足10%,对其它李斯特属细菌也有0.02%~3.42%的非特异性结合。在本研究中,scFv-IMBs对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结合率低于0.5%,具有较好的选择特异性。
scFv抗体只有一条轻链和一条重链,与完整抗体相比scFv与抗原的结合力较弱,这可能是导致在增菌培养基中scFv-IMBs捕获效率略低于Dyna-IMBs的原因。但scFv-IMBs可以在高浓度英诺克李斯特菌存在的食品基质中有效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CFU/mL。在选择性平板上经scFv-IMBs捕获处理培养物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菌落数比例和分离情况明显优于Dyna-IMBs。
据报道,UVM和FB培养基会降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表面抗原的表达,而MOPS-BLEB培养基中的BLEB成分可提高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表面抗体的表达。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中比较免疫磁珠对目标菌的分离率,也表明MOPSBLEB培养基中磁珠捕获效果明显优于UVM和FB培养基。因此,选用免疫磁珠捕获时,应充分考虑增菌培养基对磁珠捕获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的单链抗体片段捕获磁珠(scFv-IMBs),可从较高浓度背景微生物的法兰克福香肠中,尤其是存在英诺克李斯特菌的情况下,有效地富集和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与市售免疫磁珠产品相比具有更好的分离能力,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验检测。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
相关链接: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FB培养基
相关文章:
陕西咸阳: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大排查广东召开2022年全省计量工作视频会议利用社区团购哄抬价格被罚 上海公布4例价格违法典型案例江苏无锡持续举办光伏新能源大会获业界认可,行业资讯北京大兴: 加强市场检查 织密疫情防控网当归六黄汤的研究进展(一)万达货物早评:欧盟制裁中国光伏 玻璃货物上行添隐忧,市场研究MGA举办第26届年度玻璃博览会,国际动态多磷酸盐在冷冻鳕鱼鲽鱼片加工中的安全应用(一)多磷酸盐在冷冻鳕鱼鲽鱼片加工中的安全应用(一)玻璃生产商的更高目标,企业新闻聚焦2011年的建材行业值得期待,市场研究今年将出台日用玻璃行业准入规定,行业资讯10月建筑技术玻璃出口同比增长27.8%,市场研究太阳能光电玻璃幕墙,行业资讯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升级至十代第八代已占主流,市场研究广东佛山:发布特殊食品诚信经营单位建设规范团体标准28.7亿元超白玻璃投入资金项目落户芜湖繁昌,行业资讯欧洲科学家称古老彩色玻璃可用于火星探索,行业资讯Durst推出新式玻璃瓶油墨,企业新闻HPLC法对不同来源北苍术中苍术素的含量测定以纯童装 让成长在弹力中自由舒展小鹏汽车第四季度营收161亿元 经调净亏损13.9亿元甲醇中邻二甲苯溶液标准物质:精准化学分析首选广西柳州:创建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示范市《桃罐头质量通则》、《柑橘罐头质量通则》、《金枪鱼罐头质量通则》 三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吉林和龙:开展仿纪念币(钞)类物品排查整治行动南玻A豪掷13.6亿元布局东莞多晶硅太阳能,企业新闻海南中航特玻:集中国内高等的高等玻璃生产线,企业新闻目标定低了?小米董事长雷军发文: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辆“绿色食品”你买对了吗?英媒称中国产卡通玻璃杯含铅量超标1000倍,图片新闻辽宁抚顺发布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防范工作提示螺旋藻银杏运动饮料研制及抗氧化性研究(一)加拿大召回一款未申报过敏原巧克力产品中国玻璃押後寄发通函,行业资讯螺旋藻银杏运动饮料研制及抗氧化性研究(二)探究:港玻集团新型Low限电对建材行业的影响接近尾声,市场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红香酥梨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三)